2014/5/12
培养孩子的“好习惯”非常重要。 心理专家说,让孩子从身边的小事做起,家长要以身作则。如生活习惯方面,要定时作息、讲文...
2014/5/12
家长要给孩子“无条件的爱” 我们在养育孩子时,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不但身体健康、聪明伶俐,而且还要拥有健全的心理。那么,怎么才能 ...
2014/5/12
心理专家说,“鼓励”孩子非常重要,鼓励可以增加孩子的信心,可以提高兴趣。其实不只对孩子,就是大人,鼓励都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。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曾明确指...
2014/5/12
很多家长在培养孩子好习惯的过程中,常采取“表扬”的激励措施,比如哪天他按时完成作业了、自觉收拾房间,就会适时表扬,或给他奖个小红花等。刚开始,家长发现孩子些许进步...
2014/5/12
对孩子真正“理解”了,才能真心关爱。 如果我们也能倾听孩子,与他产生共情,那么也能有助于孩子自己解决问题。但是,我们...
2014/5/12
宝宝在两三个月时,就能感知到“妈妈”与别人不一样;七八个月大的宝宝就能表现出对妈妈的依恋,表现出“认生”。宝宝虽然对外界有强烈的好奇心,同时也需要安全感和妈妈的保护。由于孕期、母乳的关系,会对妈妈有更多的依恋,这阶段的宝宝眼睛里就只有妈妈,妈妈就是我,我就是妈妈,这是宝宝让自己变得安全的共生幻想,孩子潜意识中认为,妈妈就是“保护神”,对妈妈有很强的依赖感。 孩子在成长阶段,需要父母的“陪伴” 3岁前是孩子性格、行为习惯培养的关键时期,家长角色的缺失不但不利于孩子的启蒙教育,对于孩子...
2014/5/12
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教师运用心理学、教育学和社会学的有关理论,根据小学教育的特点和小学生身心发展的...
2014/5/12
小学生不良心理现象的表现形式及其原因 (一)小学生不良心理现象的表现形式 当前,小学生的心...
2014/5/9
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尽管角色不同,但人格上是平等的,教师应该在保证教学工作正常进行的前提下,民主治班,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。“该生是否尊重师长”是班主任评定一个学生品行的首要条件, 而作为班主任是否问过自己“我尊重学生了吗?”尊重学生包括尊重学生的人格,尊重学生的劳动,尊重学生的成绩,尊重学生的隐私等。那些有心理障碍的学生,他们常常感觉不到自己的价值。这些学生只有被人接受,才能接受自己,如果教师不尊重他,他也感觉不到自尊,对那些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要坚持正面教育引导,尽量不要当众批评。实践表明,只有从尊重出发,学生才能打开自己的心扉,心理教育措施才能奏效。 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,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,也是培养21世纪人才的需...
2014/5/9
在当代中国的教育界和家庭中,心理健康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。不少家长只注重物质供给,根本没有认识到孩子的情绪感受、人格尊重也是重要的成长元素。很多家长没有认识到这种教育行为是粗鲁的、落伍的,容易给孩子带来心理创伤。这也是导致培养出“教育废品”:孩子成绩很优秀,但心理发展、人格培养却屡屡出问题。家长们应尊重孩子的共性以及个性,给孩子自信肯定及自由的空间,激发孩子的各种表现能力,提供良好的教育、生活空间,帮助孩子养成健康、快乐、阳光、积极的心理。通过平衡、调整、疏导儿童心理,为其健康快乐的一生打下良好的基础。 沸沸扬扬的“药家鑫事件”中折射出的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越来越引起家长、社会的重视乃至担忧。 药家鑫是西安音乐学院大三学生,于20...